所屬欄目:科技

再見了,ASML?國產光刻機「破冰」關鍵一步

ASML加緊對大陸市場的出貨,看起來是件好事,幫助國內建立晶片產業鏈。可是如果大量採購ASML的光刻機,將來國產光刻機落地之後,還能獲得訂單嗎?

所以不能一直依賴進口,還需要投入自主研發,避免EUV光刻機不能出貨的現狀擴散到更大的範圍。在國產光刻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國產光刻機「破冰」了關鍵一步,啟爾機電完成浸液系統的一項突破。

那麼什麼是浸液系統呢?是否要和ASML說再見了?

國產光刻機「破冰」浸液系統

晶片製造的複雜程度遠超想像,很多人以為只要掌握相應的製程工藝,就能實現晶片生產。可實際上,在幾十道的工序步驟中還會經歷各式各樣的環節。

就拿光刻步驟來說,需要在矽片的表面進行清洗和烘乾,緊接著塗抹光刻膠保護襯底,光刻機光源對準晶圓曝光,然後進行顯影等環節。

流程看似簡單,可是要實現每一步的推進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把頂級的光刻機拆分,至少有十萬個零部件,這麼多的零部件來自全球5000多家供應商。所以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光刻環節,其實動用了全球頂級科技力量。

當然,光刻機也分為高端和中低端的,高端的EUV不用多說,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是在中低端光刻機領域,距離最終的突破並不遙遠。在這個領域中,國產光刻機「破冰」關鍵一步,由國產廠商啟爾機電完成浸液系統的突破進展。

根據傳來的消息顯示,啟爾機電極大控制了高精度液體,把溫控誤差降低到了正負0.001度以內。

這是啟爾機電面向浸液系統的一大突破力作,為國產光刻機的發展定下基調。

那麼什麼是浸液系統呢?啟爾機電的突破對國產光刻機意味著什麼?

啟爾機電的突破意味著什麼?

首先要明白的是浸液系統屬於浸沒式光刻機的四大件之一,和其它的光源、物鏡、雙工件臺是同一級別的研發難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研製浸液系統時,需要解決去離子水,液體選擇以及氣泡去除等一系列難題,啟爾機電此次突破是在控制液體溫差技術上取得了進展。

啟爾機電的這項突破對國產光刻機來說,意味著距離28nm光刻機的實際落地越來越近了。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啟爾機電此次突破更多是應用於ArF光源,對應波長為193nm。

在這個波長中的浸沒式光刻機理論上可以用在7nm晶片生產,但實際發展對應的晶片生產製程為28nm到22nm。

全球主要的ArF光刻機市場份額掌握在ASML手中,但隨著上海微電子加速國產光刻機的研發,翹首以盼的28nm國產光刻機可能就要來了。

啟爾機電完成浸液系統的突破,可對應28nm製程工藝。經由上海微電子參與ArF浸沒式光刻機研發,在28nm製程中抱有很大的破局希望。一切只是時間問題,相信只要耐心等待,就能看到最終的國產28nm光刻機亮相。

也許有人感慨,就只是28nm呢?ASML都已經研發到了5nm,未來量產新一代的NA EUV光刻機還能生產2nm晶片。

光刻機製程時代的邁進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從光源區別來看,國產已經在DUV深紫外線領域取得不小的突破,DUV對應KrF、ArF、ArFi三種光源,目前正處在全力攻克ArF,再往下就是EUV極紫外光線。

EUV光刻機造出的高端晶片並不能滿足市面上所有需求,需求量更大的晶片往往是通過ArF光刻機造出來的。所以不用糾結距離EUV還有多遠,先發展好當下,該有的遲早會有。

再見了,ASML?

對於國產光刻機的發展狀況,ASML似乎有些坐立不安了。表示如果再不出貨,多年後中國就會掌握這項技術。而且ASML也認為不能太絕對否定中國造不出頂級光刻機,物理規則在中國同樣有效。

就在6月上旬,ASML進一步展開中國市場的布局動作,計劃招聘200名中國員工。

很顯然,ASML打算用時間優勢快速建立起夯實的地位,加緊對大陸市場中低端光刻機的出貨量,把能夠出貨的設備都安排上。

可是這並沒有阻止國產廠商對自主光刻機的研發,一旦國產28nm光刻機落地,並取得不輸給ASML光刻機的性能水準,恐怕要說再見了,ASML。

寫在最後

ASML不能實現EUV光刻機的自由出貨,只能靠銷售中低端的DUV光刻機傾銷市場。這類光刻機範疇當中,國產正在加緊自主化的步伐。啟爾機電的浸液系統突破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讓國產28nm光刻機的到來走向現實。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相關信息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