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因為孩子們的教育意味著祖國下一代人的思想,也時時刻刻牽動著祖國的未來。
教師作為最為直接「教書育人」的工作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同樣都會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關注。而且學生們最開始的思想和觀念,幾乎全部都是由老師給影響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師們作為孩子們前進的引路人,也就讓教師這個職業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一、教師隊伍的「低門檻」,引起了眾多大學生的競爭
想要加入教師的隊伍,那麼最基本的「教師資格證」自然而然是基本證書。與其他專業級別的證書不一樣,教師資格證的證書要求,除了需要對於學歷有一些要求以外,對於其他專業什麼的,沒有要求。
正是因為這個福利政策,據有關數據統計,2016年的時候全國報考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學生二百六十萬人左右,而到了2021年,報考人數居然超過了一千萬人,短短幾年時間,變化居然如此之大。
不僅如此,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教師的隊伍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非師範專業的學生,這比例相當於十個人當中有三個人並不是師範專業的畢業生。
二、一線城市的教師隊伍當中,從來不缺少名牌畢業的大學生
雖然說在教師團隊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並不是師範生畢業,但是他們的學歷卻非常高。
比如像北京在2016年的人大附中擬錄取名單當中,在這16個人當中,有9個人就都是博士學位。而且全部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這樣的「985高校」。
在廣州白雲區2021年小學老師的招聘考試中,要求全部是博士研究生學歷。
所以可見,在一線城市當中,這些名校畢業生當老師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三、名校畢業生全部去做老師,引起師範生的不滿
因為國家大力支持教育的發展,為了能夠盡最大可能平衡教育的差距。所以估計畢業的大學生們投身到教育行業當中去,再加上因為疫情和就業壓力過大,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以後,紛紛選擇考取教師編制。
教師編制的崗位總是有限的,名校畢業生的加入,自然而然讓師範生的名額變少。雖然那些大學畢業生並不是師範類專業的學生,但是因為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名校光環」自然而然會籠罩著他們,給他們增加很大的就業機會。
出於這個原因,越來越多的師範生呼籲,取消非師範生去做老師的資格。因為我們常說「隔行如隔山」,學歷高只能代表自己的知識豐富,但是作為教師,是要把自己學會的知識講授出來,所以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四、對於取消「非師範生從教」,官方給出回應
因為取消「非師範生從教」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國家的相關部門也做出了回應。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教師隊伍一直是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師範類專業是我們教師團隊的核心力量。
可是隨著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再加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普及,那麼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同時教師隊伍也需要更多的高質量的人才,所以我們誠聘其他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可以來加入教師團隊。
看到官方給出的回應,讓很多師範生還是覺得有點「失望」。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太過於灰心喪氣,畢竟經歷了四年時間的磨鍊,其實從各個方面而言,都有一定的基礎訓練。
我們也不應該喪失自己的信心,繼續學習自己的相關知識,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因為作為老師,我們不僅需要自己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樣也需要我們能夠用淺顯易懂的方法給學生們講授出來,讓學生們能夠聽懂,能夠學會。
畢竟教師行業的主要成員還是師範生佔主導地位的,只要我們自己學好自己該學習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實。在筆試的時候認真答題,面試的時候毫不怯場,那麼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國。
總結:
其實不管是師範專業的畢業生來當老師,還是非師範專業畢業生來當老師,都是為了能夠讓國家的教育事業向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