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育兒

初中生「身高標準」已公佈,長勢如何一目了然,你家娃合格嗎?

隨著「減負」、新課標、高考與中考模式的改革,一個很明顯的風向標已經擺在學齡孩子的家庭面前:一個前所未有的素質教育時代,已經來了!

2022年的小升初工作已經全面推開,在正式通過義招網報名參與中學的招生分配之前,如果小學生們想進入當地的熱門中學。

而又不想通過搖號、禁止以成績排名來實現目標的話,有一個硬性的公平考核選拔,是只要自己的孩子符合條件,就可以被熱門中學選中入學的,那就是每年4月提前報名的體網生。而報名體網生只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作為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女生,身高達到160CM以上。

所以,身高從這個時候開始,已經開始成為了每一個孩子的核心競爭優勢。

從小學6年級逐漸開始,到進入初中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進入了第二次快速生長發育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開始出現較大的變化與發育成長。

除去男、女生的生理機能的發育成長以外,中學生的身高,在這個階段會有一個較大的跨度差距開始出現,這是源於學生們自己的不同的家庭環境、先天遺傳甚至是飲食習慣,決定著身高的差距。

一、中學生的身高標準

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過一版5歲-18歲的青少年最新身高標準的官方標準數據,並根據數據設置同一年齡下身高偏高或偏矮的參考範圍。從標準規範裡家長可以對比自己的孩子的身高,是否符合中學生裡的標準身高。

中學生的年齡區間正常對應的是12-15歲的青少年群體,這個階段是青少年身高最後一次的快速增長時期,從數據對照表中可以看出,對於中學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身高,有一個性別差異的規律,對於大約12-13歲的初一學生身高來看,女生的身高普遍比同齡的男生要高,這個年齡段女生正常在152CM左右。

就算是標準身高;而同年齡段的男生普遍是151CM左右就算正常。如果這個階段的男生年齡已達12歲,身高卻還沒有沒有達到151.9釐米,就已經算是偏矮的。除去一些特殊的地域因素以外,從現在的各省市地區的情況來看,現在國內大多數的學生,都能達到了這個身高標準。

二、男生與女生發育的差距

對於初一階段,女生普遍比男生高的情況,從男生與女生不同的發育階段來屬於很正常的現象,12、13歲的年齡段的青少年,女生要發育得更早,這是女性的生理機能所決定的。所以這個時候段裡的初一課堂,經常是很多男生坐在前排,很多個子更高的女生被安排坐到後排,以免擋住了個矮的同學的視線。

這個現象在初二下學期開始,就會慢慢扭轉,14歲以後,男生的發育開始加速,長出喉結,第二性徵開始更明顯的發育,這個發育加速也會體現在男生的身高上,不少的男生可以在一個學期裡,身高就躥高5-7CM,到了初三,對於普遍已經15歲左右的初中男生來說,標準身高到了169左右,普遍要高於女生這個年齡的159CM的標準身高了。

三、中學生的身高生長與這些因素有關

青少年的身高,除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父母、家族的遺傳基因有關,還與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裡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運動鍛鍊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應該說近20年裡,我們國家的7歲-18歲的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增長了大約8CM,也和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生產總值,國民生活品質與消費水平有了總體較大的上升,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從這個數據的增長可以看出,如果自己的孩子身高沒有達到同年齡段的標準,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在發育在長的階段。

努力讓孩子的身高再往上挑戰突破一下的話,完全可以從孩子的營養、飲食方面著手,給孩子更均衡的營養攝入、適當補充需要的鈣吸收,再配合讓孩子參與一些打籃球、羽毛球、跑步遊泳等能達到拉伸筋骨與肌肉的運動鍛鍊。對孩子的長高或維持正常的身高,一定有著建設性的作用。

擁有理想的身高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許,隨著年齡漸長也會學生自己的希望。從長遠來看,身高對學生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還有可能孩子對未來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在在初中三年這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們都應該重視起來,讓自己的孩子良好發育成長,擁有理想的身高。

相關信息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