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育兒

3種讓家長上癮的繪本閲讀法,孩子卻不喜歡,怎麼辦?

陪孩子進行繪本閱讀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態度問題

這個態度也可稱之為「目的」。如果目的不夠純粹,就容易陷入迷茫。

通俗的來說,陪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的最基本的終極目的就是:每日持續不斷的用你的時間和感情滋養孩子性情(心靈)——性為之命,情為之魂。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語言能力、思考能力、認知能力等,只不過是順帶的事情。

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是需要先從「術」的層面去靈求突破,即如何更好的讓孩子在親子閱讀中加強情感連結、增強自信、提高情商、增進對人對事的理解力。

看不慣媽媽的自以為是,寶寶把圖畫書扔了

虎媽第一次帶著3歲的寶寶參加了由專家指導的繪本閱讀課,看到孩子對繪本的興趣非常濃厚,一興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買了一大堆繪本。

一回到家就陪著孩子席地而坐,津津有味的看繪本。參照專家的指導方法加上自己的理解,虎媽仔仔細細的翻看每一頁,一邊看一邊說:「寶寶看這裡,有一隻鴨子在遊泳;再看這裡,樹上有隻小鳥在唱歌……。」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虎媽第一次陪孩子看繪本,的確很興奮。還讓孩子的爸爸把她們看繪本的過程全拍了下來,並把視頻發到朋友圈裡曬了一下。得到很多朋友的點讚,這讓虎媽很有成就感。就在虎媽回復朋友們點讚和評論的時候。一個電話打了進來,打斷了虎媽的回覆工作。

電話是一個朋友打過來的。朋友在電話中稱讚虎媽陪孩子讀繪本很用心。虎媽聽到稱讚很激動,但也不忘記謙虛的說謝謝。

客套完之後,朋友話鋒一轉說虎媽陪孩子讀繪本的方式是錯的,以這種方式陪孩子讀繪本會讓孩子對繪本越來越沒興趣,甚致會反感。即使孩子不反感,也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

虎媽說:「不會吧,我是非常認真的在陪孩子一起閱讀啊!」

朋友說:「你是很認真,但你的認真駁奪了孩子自己看書的自由」

虎媽客氣而又堅定的對朋友說我才不信呢。你又不是閱讀繪本的專業人士,不能這樣質疑我的方法。

"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孩子的眼光和思維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孩子在家長陪他們看繪的時,只關心他們感興趣的部分。但我們成年人會習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中心。這樣就會造成是家長在告訴孩子『媽媽在教你怎樣讀繪本』,這肯定錯了」。朋友說。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先不聊了,我還得陪孩子看書呢,再聯繫吧。」虎媽說完就直接把電話給掛了。

朋友的這個電話讓虎媽很不爽。她對孩子的爸爸說:「這個人真的是多管閒事,自己不懂還說我們陪孩子讀繪本的方法是錯的,真的讓人非常掃興」。

孩子的爸爸說:"別管他就是了,我們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就行了。至於是對還是錯,陪孩子讀幾天就知道了"。

在連續陪孩子讀了幾天的繪本之後,虎媽發現孩子對繪本的興趣的確沒有第一天那麼高了。她覺得或許是剛開始,孩子的興趣沒剛開始那麼高也正常。但令她沒想到的是一個星期之後,孩子對繪本越來越不感興趣。只要她拿起繪本,孩子就說不要看書了,陪我玩吧。

這讓虎媽很奇怪,難道真的就像朋友說的那樣嗎?於是好打電話問這個朋友,孩子的確對讀繪本越來越沒興趣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你怎麼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呢?

「你在陪孩子讀的過程中犯了3個錯誤。」朋友說。

錯誤一 :家長「指讀」。

相關信息

GG